
重點提示
正確理解識別國民經濟費用與效益的原則,要求對基本原則能夠運用在題目的分析中。要注意國民經濟費用和效益的計算范圍要對應
重點內容
一、經濟效益與費用識別的基本要求
1、對經濟效益與費用進行全面的識別
凡項目對社會經濟所作的貢獻,均計為項目的經濟效益,包括項目的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凡社會經濟為項目所付出的代價均計為項目的經濟費用,包括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因此,經濟分析應對項目涉及的所有社會成員及群體的有關效益和費用進行全面識別。
2、遵循有無對比的原則
判別項目的經濟效益和費用,要從有無對比的角度進行分析,將“有項目”(項目實施)與“無項目”(項目不實施)的情況加以對比,以確定某項效益或費用的存在。
3、合理確定經濟效益與費用識別的時間跨度
經濟效益與費用識別的時間跨度應足以包含項目所產生的全部重要效益和費用,不完全受財務分析計算期的限制。不僅要分析項目的近期影響,還可能需要分析項目將帶來的中期、遠期影響。
4、正確處理“轉移支付”
對社會成員之間發(fā)生的財務收入與支出,應從是否新增加社會資源和是否增加社會資源消耗的角度出發(fā)加以識別,將不新增加社會資源和不增加社會資源消耗的財務收入與支出視作社會成員之間的“轉移支付”,在經濟分析中不作為經濟效益與費用。
5、遵循以本國社會成員作為分析對象的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