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政策法規(guī) > 地方法規(guī) > 正文
2013-10-15 14:43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維護礦產資源國家所有權益,規(guī)范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礦產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guī),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省行政區(qū)域內礦產資源儲量的評審、備案、登記和統(tǒng)計。
本辦法所稱礦產資源儲量,是指經過礦產資源勘查和可行性評價所獲得的礦產資源蘊藏量的總稱。
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礦產資源儲量的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礦產資源儲量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評審和備案
第四條 礦產資源儲量的評審,由探礦權人、采礦權人或者采礦權申請人委托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組織評審專家,按照國家規(guī)定進行評審。
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和評審專家的資格及其管理,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五條 下列礦產資源儲量應當進行評審:
(一)探礦權人勘查獲得的或者申請采礦權所依據的礦產資源儲量;
。ǘ┺D讓探礦權、采礦權時應當核實的礦產資源儲量;
(三)以公開發(fā)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籌資、融資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fā)項目所依據的礦產資源儲量;
(四)停辦、關閉礦山時提交的尚未采盡或者準備注銷的礦產資源儲量;
。ㄎ澹┑V區(qū)內因生產性勘探或者其他原因引起重大變化,需要重新評審的礦產資源儲量;
。┙ㄔO鐵路、公路、工廠、水庫、輸油管道、輸電線路和各種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需要壓覆的重要礦產資源儲量;
(七)國務院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規(guī)定應當進行評審的其他情形的礦產資源儲量。
第六條 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探礦權人、采礦權人或者采礦權申請人應當向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提交下列材料:
。ㄒ唬┑V產資源儲量報告;
。ǘ┛辈樵S可證或者采礦許可證的復印件;
。ㄈ┑V床開發(fā)的可行性評價資料;
(四)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七條 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接受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委托后,應當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組織評審專家進行評審。
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專家與委托礦產資源儲量評審的探礦權人、采礦權人或者采礦權申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或者其他利益關系的,應當回避。
第八條 礦產資源儲量的評審,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礦產資源儲量評審程序和技術 標準進行,并形成評審意見書。評審意見書應當蓋有評審機構印章,并附有評審專家的意見 和簽名。
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和評審專家應當妥善保管評審材料,不得向外借閱、復制和用于其他有償服務。
第九條 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應當向委托評審的探礦權人、采礦權人或者采礦權申請人提交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
探礦權人、采礦權人或者采礦權申請人對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提交的礦產資源儲量評 審意見書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評審意見書之日起10日內,向負責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 備案的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復審申請。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復審申請之 日起10日內,責令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重新組織評審專家進行評審。
第十條 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應當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結束后15日內,按照下列規(guī)定將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報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ㄒ唬┲荒苡米髌胀ńㄖ牧系纳啊⑹、粘土礦,資源儲量為中型及以上規(guī) 模的,報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資源儲量為小型及以下規(guī)模的,報 縣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ǘ┣绊椧(guī)定以外的礦產,資源儲量為小礦及以下規(guī)模的,報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ㄈ﹪壹笆∝斦顿Y勘查的和國家規(guī)定的特定礦種的礦產資源儲量,以及除由國務 院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以外的其他礦產資源儲量,報省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 門備案。
第十一條 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申請;
(二)評審后的礦產資源儲量報告;
。ㄈ┓伞⒎ㄒ(guī)規(guī)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條 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對符合下列條件的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應當自收 到備案申請之日起15日內,向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出具備案證明,同時抄送委托礦產資源 儲量評審的探礦權人、采礦權人或者采礦權申請人,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 部門:
(一)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和評審專家具有相應的資格;
。ǘ┰u審標準、程序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
第十三條 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規(guī)劃、礦山設計、礦業(yè)投資和探礦權、采礦權出讓、轉讓評估,應當依據經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的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
第三章 登記和統(tǒng)計
第十四條 下列礦產資源儲量應當?shù)怯洠?/p>
(一) 探礦權人勘查獲得的礦產資源儲量,應當自收到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之日起30日內,到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的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探明登記;
。ǘ┎傻V權申請人需占用的礦產資源儲量,應當在辦理采礦許可證之前,到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的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占用登記;
(三)采礦權人占用的礦產資源儲量發(fā)生重大變化或者變更礦區(qū)范圍后重新計算的,應 當自收到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之日起30日內,到原礦產資源儲量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 記;
(四)建設鐵路、公路、工廠、水庫、輸油管道、輸電線路和各種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 群,需要壓覆重要礦產資源儲量的,建設單位應當自國務院授權部門批準之日起30日內,到 省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壓覆登記;
。ㄎ澹┰诓傻V許可證有效期間停辦或者關閉礦山的,尚未采盡或者準備注銷的礦產資源 儲量,采礦權人應當自收到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之日起30日內,到礦產資源儲量評審 備案的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殘留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第十五條 申請礦產資源儲量登記,應當按照下列規(guī)定提交有關材料:
(一)申請辦理探明登記,應當提交勘查許可證、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和評審備案證明;
。ǘ┥暾堔k理占用登記,應當提交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評審備案證明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對礦山建設項目的批準文件;
。ㄈ 申請辦理變更登記,應當提交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評審備案證明;
。ㄋ模┥暾堔k理壓覆登記,應當提交建設項目的批準文件、壓覆重要礦產資源儲量的批準文件;
。ㄎ澹┥暾堔k理殘留登記或者注銷登記,應當提交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評審備案證明。
第十六條 勘查探明的礦產資源儲量經登記后,探礦權人依法享有優(yōu)先取得該礦產資源儲量采礦權的權利。
采礦權人占用的礦產資源儲量經登記后,作為采礦權人占用礦產資源儲量的依據。
建設項目壓覆的礦產資源儲量經登記后,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不得再受理壓覆范圍內礦產資源儲量開采申請。
第十七條 建設項目經批準壓覆探礦權人勘查獲得的或者采礦權人占用的重要礦產 資源儲量的,建設單位應當與探礦權人、采礦權人簽訂補償協(xié)議,并報批準壓覆的地質礦產 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八條 采礦權人登記占用礦產資源儲量的規(guī)模應當與開采規(guī)模相適應,不得將完整礦床(體)分割開采。
第十九條 探礦權人、采礦權人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如實提供年度礦產資源儲量統(tǒng)計資料。
采礦權人應當對其年度開采、損失以及因各種原因增加、減少的礦產資源儲量進行檢測和統(tǒng)計,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報送年度礦產資源儲量統(tǒng)計資料。
第二十條 市、縣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本行政區(qū)域內礦產資源儲 量進行年度核查統(tǒng)計,編制本行政區(qū)域礦產資源儲量表,并將統(tǒng)計資料按照程序報省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
省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匯總全省礦產資源儲量統(tǒng)計資料,并按規(guī)定發(fā)布全省礦產資源儲量的統(tǒng)計信息。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礦產資源儲量的利用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二條 探礦權人、采礦權人或者采礦權申請人提供虛假材料進行礦產資源儲量評審的,評審意見無效;造成損失的,應當予以賠償。
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評審意見無效,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對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對評審專家處以5000 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以提請頒發(fā)評審資格的部門吊銷其評審資格:
。ㄒ唬┑V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組織不具有評審資格的人員評審的;
。ǘ┑V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要求評審專家出具虛假評審意見的;
。ㄈ┰u審專家違反國家規(guī)定的評審標準、程序進行礦產資源儲量評審的。
第二十四條 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和評審專家將評審材料向外借閱、復制和用于其他有償服務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可以提請頒發(fā)評審資格的部門吊銷其評審資格;造成損失的,應當予以賠償。
第二十五條 未按本辦法規(guī)定登記礦產資源儲量或者擅自更改已登記的礦產 資源儲量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 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規(guī)定,建設項目擅自壓覆重要礦產資源儲量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損失的,應當予以賠償。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規(guī)定,拒報、虛報、瞞報、偽造礦產資源儲量統(tǒng)計資料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按統(tǒng)計法律、法規(guī)的有關規(guī)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八條 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ㄒ唬⿲Σ环媳巨k法規(guī)定的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出具備案證明的;
。ǘ┪窗凑毡巨k法規(guī)定辦理礦產資源儲量登記的;
(三)在礦產資源儲量統(tǒng)計工作中弄虛作假的;
。ㄋ模┯衅渌麨E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情形的。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