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稅收的概念及特征
稅收是國家參與社會剩余產品分配的一種規(guī)范形式,其本質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按照法律規(guī)定程序和標準,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稅收的本質決定了它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1)強制性。根據法律的規(guī)定,國家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對所有的納稅人強制性征稅,納稅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抗拒國家稅收。
(2)無償性。國家取得稅收,對具體納稅人既不需要直接償還,也不支付任何形式的直接報酬。所謂稅收,就是向居民無償索取。無償性是稅收的關鍵特征。
(3)固定性,也稱確定性。國家征稅必須通過法律形式,事先規(guī)定納稅人、課稅對象和課稅額度。這是稅收區(qū)別于其他財政收人形式的重要特征。
二、稅收分類
1.按稅賦能否轉嫁分類
。1)直接稅:由納稅人直接負擔的稅種。如所得稅、財產稅。
。2)間接稅;納稅人能將稅負轉嫁他人負擔的稅種。如流轉稅。
2,按課稅對象性質分類
。1)流轉稅:以商品或勞務買賣的流轉額為課稅對象課征的各種稅。如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è)稅、等。
。2)所得稅:以納稅人的所得額為課稅對象課征的各種稅。如企業(yè)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3)行為稅:以納稅人所發(fā)生的某種行為為課稅對象課征的各種稅。如印花稅、車船使用稅等。
(4)財產稅:以納稅人擁有或支配的財產為課稅對象課征的各種稅。如財產稅、房產稅等。
。5)資源稅:是指對因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差異而形成級差收入所征收的一種稅。如資源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
。6)特定目的稅:是指為了達到特定目的,對特定對象和特定行為征收的一種稅。如土地增值稅、車輛購置稅、耕地占用稅等。
。7)關稅:主要對進出我國國境的貨物和行為征收。
3.按稅收收入的歸屬分類
。1)中央稅:稅收收入歸中央一級政府的稅種。
(2)地方稅:稅收收入歸地方各級政府的稅種。
。3)中央和地方共享稅:該種稅收的收入由中央和地方按一定的比例分成。
4.按稅收與價格的關系分類
。1)價內稅:將稅收作為價格組成部分的稅種;計稅依據是含稅價格。
。2)價外稅:將稅收作為價格外加部分的稅種,計稅依據是不含稅價格。
5.按稅收計量標準分類
。1)從價稅,以課稅對象的價格為依據而計算征收的稅種。
。2)從量稅:以課稅對象的數量、重量、容量、面積或體積等為依據而計算征收的稅種。
6.按現(xiàn)行預算科目和統(tǒng)計口徑分類
。1)定率稅:國家事先規(guī)定好課稅對象的固定稅率,然后依稅計征的稅種。
(2)配賦稅:國家事先規(guī)定一個應征稅收總額,然后依一定的標準,將其分攤到納稅人或課稅對象上去的稅種。也叫攤派稅。
三、稅收制度及構成要素
稅收制度簡稱稅制,是國家各項稅收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稅收管理體制等的總稱,是國家處理稅收分配關系的總規(guī)范。稅收法律、法規(guī)及規(guī)章是稅收制度的主體。
稅收制度由納稅義務人(以下簡稱納稅人)、課稅對象、稅基、稅率、附加、加成和減免、違章處理等要素構成:
。1)納稅人(課稅主體)
納稅人是國家行使課稅權所指向的單位和個人,即稅法規(guī)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納稅人和負稅人不同。納稅人是直接向國家交納稅款的單位和個人,負稅人是實際負擔稅款的單位和個人。
。2)課稅對象(課稅客體)
課稅對象又稱征稅對象,是稅法規(guī)定的課稅目的物,即國家對什么事物征稅。
課稅對象決定稅收的課稅范圍,是區(qū)別征稅與不征稅的主要界限,也是區(qū)別不同稅種的主要標志。
(3)稅基
稅基是課稅基礎的簡稱,有兩層涵義:稅基的質,即課稅的具體對象,有實物量和價值量兩類;稅基的量,即課稅對象中,有多少可以作為計算應課稅的基數。
(4)稅率
稅率是據以計算應納稅額的比率,即對課稅對象的征收比例,體現(xiàn)征稅的深度。在課稅對象和稅目不變的情況下,課稅額與稅率成正比。稅率是稅收制度和政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國家財政收入和納稅人的負擔。按稅率和稅基的關系劃分,稅率主要有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和定額稅率三類。其中:
A、比例稅率是對同一課稅對象,不論其數額大小,統(tǒng)一按一個比例征稅。
B、定額稅率又稱固定稅額,是按課稅對象的一定計量單位直接規(guī)定一個固定的稅額,而不規(guī)定征收比例。
C、累進稅率按課稅對象數額的大小,劃分若干等級,各等級由低到高規(guī)定相應的稅率,課稅對象數額越大,稅率越高;數額越小,稅率越低。
因計算方法不同,累進稅率又可分為全額累進稅率與超額累進稅率兩種。
全額累進稅率是把課稅對象的全部按照與之相對應的稅率征稅,即按課稅對象適應的最高級次的稅率統(tǒng)一征稅。
超額累進稅率是把課稅對象按數額大小劃分為不同的等級,每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規(guī)定稅率,各等級分別計算稅額,一定數額的課稅對象同時使用幾個稅率。
D、名義稅率即為稅率表中所列的稅率,是納稅人實際納稅時適用的稅率。
E、實際稅率是納稅人真實負擔的有效稅率。在沒有稅負轉嫁的情況下,實際稅率等于稅收負擔率。由于有些稅種實行免稅額、稅前扣除和超額累進征收制度,納稅人實際負擔的稅款低于按稅率表計算的稅款,形成名義稅率與實際稅率偏離。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