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专区,日韩午夜电影在线观看,日韩电影在线看,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黄网站在线播放视频免费观看,美女脱裤子屁屁网站

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建筑文苑 > 工程技術 > 正文

建筑施工“五大傷害”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2008-05-28 16:51    【  【打印】【我要糾錯】

  建筑施工屬事故多發(fā)行業(yè),綜合分析建筑施工的特點是生產周期長,工人流動性大,露天高處作業(yè)多,手工操作多,勞動繁重,產品變化大,規(guī)則性差,施工機械品種繁多等動態(tài)變化,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而建筑施工的不安全隱患也多存在于高處作業(yè)、交叉作業(yè)、垂直運輸以及使用各種電氣設備工具上,事故類別主要發(fā)生在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及坍塌五個方面。從施工特點看,主要由于腳手架搭設不規(guī)范、高處作業(yè)防護不嚴、基坑及模板工程支護不牢、施工臨時用電不規(guī)范、機械設備使用不當造成。究其根源,主要還是施工企業(yè)安全管理不善、教育培訓不力、不文明施工等原因造成。根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每年建筑施工在這五方面的事故是建筑業(yè)最常發(fā)生的事故,占總事故的85%以上,其中高處墜落事故占35%左右,觸電事故占20%左右,物體打擊占15%左右,機械傷害占10%左右,坍塌事故占5%左右,如果能采取措施消除這五個傷害,建筑施工傷亡事故將大幅度下降。

  一、高處墜落事故

  (一)高處墜落事故發(fā)生的原因

  1、施工人員患有不適合高處作業(yè)的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等。

  2、施工人員不注意自我保護,坐在防護欄上休息,在腳手架上睡覺。

  3、氣候原因造成的事故,如突遇大風、暴雨,夏季高溫中暑暈倒墜落,冬季、雨季、霜凍打滑摔倒墜落。

  4、安全防護用品和材料質量不好,不符合安裝和使用要求,或不按規(guī)定安裝和使用。

  5、提升機具限位保險裝置失靈或“帶病”工作。

  6、洞口、臨邊防護措施不到位。

  7、井架吊藍載人上下;人貨升降機超載運行。

  (二)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措施

  1、對高處作業(yè)的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體檢,并定期檢查。

  2、遇有六級以上強風、濃霧時,不得進行高處作業(yè):雨天和雪天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凡水、冰、霜、雪、應及時清除。

  3、對施工人員進行加強自我保護教育,自覺遵守施工規(guī)范。

  4、危險地段或坑井邊,陡坎處增設警示、警燈、維護欄桿,夜間增加施工照明亮度。

  5、購進符合規(guī)范的“三寶”、圍護桿、柵欄、架桿、扣件、梯材等,并按規(guī)定安裝和使用。

  6、洞口、臨邊、交叉作業(yè)、攀登作業(yè)懸空作業(yè),必須按規(guī)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網(wǎng)、安全帶,并嚴格加強防護措施。

  7、提升機具要經常維修保養(yǎng)、檢查,禁止超載和違章作業(yè)。

  二、觸電事故

 。ㄒ唬┯|電事故發(fā)生的原因

  1、電工不按規(guī)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

  2、建筑物或腳手架與戶外高壓線距離太近,不設置防護網(wǎng)。

  3、電氣設備、電氣材料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絕緣受到磨損破壞。

  4、機電設備的電氣開關無防雨、防潮設施。

  5、施工現(xiàn)場電線架設不當、拖地、與金屬物接觸、高度不夠。

  6、電箱不裝門、鎖,電箱門出線混亂,隨意加保險絲,并一閘控制多機。

  7、電動機械設備不按規(guī)定接地接零。

  8、手持電動工具無漏電保護裝置。

  9、不按規(guī)定高度搭建設備和安裝防雷裝置。

 。ǘ╊A防觸電事故的措施

  1、加強勞動保護用品的使用管理和用電知識的宣傳教育。

  2、建筑物或腳手架與戶外高壓線距離太近的,應按規(guī)范增設保護網(wǎng)。

  3、在潮濕、粉塵或有爆炸危險氣體的施工現(xiàn)場要分別使用密閉式和防爆型電氣設備。

  4、經常開展電氣安全檢查工作,對電線老化或絕緣降低的機電設備進行更換和維修。

  5、電箱門要裝鎖,保持內部線路整齊,按規(guī)定配置保險絲,嚴格一機一箱一閘一漏配置。

  6、根據(jù)不同的施工環(huán)境正確選擇和使用安全電壓。

  7、電動機械設備按規(guī)定接地接零。

  8、手持電動工具應增設漏電保護裝置。

  9、施工現(xiàn)場應按規(guī)范要求高度搭建機械設備,并安裝相應的防雷裝置。

  三、物體打擊事故

  (一)物體打擊事故發(fā)生的原因

  1、交叉作業(yè)勞動組織不合理。

  2、拆除工程未設置警示,周圍未設置護欄和搭防護隔離柵。

  3、攬風繩、地錨埋設不牢或攬風繩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

  4、起重吊裝未按“十不吊”規(guī)定執(zhí)行。

  5、從高處往下拋擲建筑材料、雜物、垃圾或向上遞工具、小材料。

  6、腳手架上材料堆放不穩(wěn)、過多、過高。

 。ǘ╊A防物體打擊的措施

  1、拆除工程應有施工方案,并按要求搭設防護隔離棚和護欄,設置警示標志和搭設圍網(wǎng)。

  2、安全防護用品要保證質量,及時調換、更新。

  3、經常檢查地錨埋設的牢固程度和攬風繩的使用情況。

  4、嚴格按照吊裝技術操作規(guī)程作業(yè)。

  5、改正不良作業(yè)習慣,嚴禁往下或向上拋擲建筑材料、雜物、垃圾和工具。

  6、清理腳手架上堆放的材料,做到不超重、不超高、不亂堆亂放。

  四、機械傷害事故

  (一)機械傷害事故發(fā)生的原因

  1、機械設備超負荷運作或帶病工作。

  2、傳動帶、砂輪、電鋸以及接近地面的聯(lián)軸節(jié)、皮帶輪和飛輪等,未設安全防護裝置。

  3、機械工作時,將頭手伸入機械行程范圍內。

  4、平刨無護手安全裝置,電鋸無防護擋板,手持電動工無斷電保安器。

  5、起重設備未設置卷揚限制器、起重量控制、聯(lián)鎖開關等安全裝置。

 。ǘ╊A防機械傷害事故的措施

  1、機械設備要安裝固定牢靠。

  2、增設機械安全防護裝置和斷電保護裝置。

  3、對機械設備要定期保養(yǎng)、維修,保持良好運行狀態(tài)4、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和調試,消除機械設備的不安因素。

  5、操作人員要按規(guī)定操作,嚴禁違章作業(yè)。

  五、坍塌事故

  (一)坍塌事故發(fā)生的原因

  1、施工人員缺乏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冒險蠻干。

  2、基坑施工未設置有效的排水措施。

  3、在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孔邊不按規(guī)定隨意堆放建筑材料。

  4、模板支撐系統(tǒng)失穩(wěn),搭建不牢。

  5、拆除作業(yè)未設置禁區(qū)圍欄、警示標志等安全措施。

  6、施工機械不按規(guī)定作業(yè)和停放,距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孔太近。

  7、雨季和冬季解凍期施工缺乏對施工現(xiàn)場的檢查和維護。

  8、挖土作業(yè)時,有人員在挖土機施工半徑內作業(yè)。

 。ǘ╊A防坍塌事故的措施

  1、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術標準、規(guī)范編制施工方案,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2、基坑開挖前必須做好降(排)水工作,并采取保護措施。

  3、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孔邊堆置各類建筑材料的,應按規(guī)定距離堆置。

  4、為保證模板的穩(wěn)定性,除按照規(guī)定加設立柱外,還應沿立柱的縱向及橫向加設水平支撐和剪刀撐。

  5、拆除作業(yè)現(xiàn)場周圍應設禁區(qū)圍欄、警戒標志,派專人監(jiān)護,禁止非拆除人員進入施工現(xiàn)場,拆除建筑物應該自上而下依次進行,禁止數(shù)層同時拆除,禁止掏挖。

  6、各類施工機械距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孔的距離,應根據(jù)設備重量、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的支護、土質情況確定,并不得小于1.5m.

  7、雨季和冬季解凍期施工時,施工現(xiàn)場要進行全面檢查和維護,保證排水暢通和無異常情況后方可施工。

  8、機械開挖土方時,作業(yè)人員不得進入機械作業(yè)范圍內進行清理和找坡作業(yè)。

  總之,建筑施工企業(yè)要認真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59—99,加強對企業(yè)的安全生產和安全管理工作,全面加強安全培訓和教育,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責任心、技術水平和安全素質;嚴格按照部頒施工技術規(guī)范進行施工和作業(yè),加大安全防護設施方面的投入,不得任意簡化安全防護措施,杜絕麻痹思想和冒險蠻干,認真做好安全生產交底工作;加強勞動保護用品的使用和管理,對違章作業(yè)者要嚴肅處理。通過嚴格的安全生產管理,把建筑施工“五大傷害”降低到最低點,切實保障施工人員 .

延伸閱讀:建筑施工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