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专区,日韩午夜电影在线观看,日韩电影在线看,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黄网站在线播放视频免费观看,美女脱裤子屁屁网站

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 > 建筑文苑 > 交通工程 > 正文

路基工程知識:松木樁擋土墻軟基處理在高速公路擴建中的應用

2015-01-14 12:05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  【打印】【我要糾錯】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高速公路交通量迅速增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高速公路擴建工程勢在必行。高速公路擴建中,路基擴建方式主要有兩側拼寬、單側拼寬,以及交錯拼寬三種方式,其中兩側拼寬對基穩(wěn)定性要求最高。由于維持原車流通行的需要,建設中必須合理組織,安全施工。對于擴建工程路基處理,由于保通工作的要求,軟基處理的安全性尤其顯得重要。本文結合福泉高速公路擴建工程實例,介紹松木樁擋土墻軟基處理的設計方法及施工工藝。

  1、工程概況

  福泉高速公路擴建工程PA2標段K310+140處存在軟基。該段高速公路路基拼寬方式為右側單側拼寬,同時要求保持老路通車,因此擴建中須保證老路路基的穩(wěn)定安全。公路右側河上為一便橋,為使機耕路與便橋順接,擴建中于公路右側設置一段路肩擋土墻。

  該段地質縱斷面為:表層2m素填土,下臥3m淤泥,其下依次為殘積性粉質亞粘土、殘積砂質粘性土、殘積砂質粘性土。若采用換填方式則恐開挖中老路路基淤泥流動,影響老路路基穩(wěn)定,如果換填中采用鋼板樁支擋則成本更加高昂。而采用混凝土管樁不僅成本昂貴,且機械難以進場操作。經技術經濟必選,采用松木樁處理該段擋土墻軟土地基。

  2、松木樁地基處理原理

  軟基的處理方法有很多,如粉噴樁、換填、拋石以及灌注樁等,實際中可根據情況進行選擇。松木含有豐富的松脂,而松脂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細菌對其的腐蝕,有水浸萬年松之說,所以松木樁適宜在地下水位以下工作。但對于地下水位變化幅度較大或地下水具有較強腐蝕性的地區(qū),則不宜使用松木樁。

  松木樁的處理分為兩種。若持力層較淺,則可以可采用端承樁;而在軟基較厚,且承載力要求相對較低的路基中,則采用間距較小的短木樁(通常樁間距小于樁直徑的3倍),由于樁間軟土擠密作用,形成復合地基,從而達到設計承載力。

  松木樁在材料價格、運輸、施工機械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優(yōu)勢,加之松木分布較廣,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公路建設原則,因而采用松木樁處理公路的軟基成為公路軟基處理中一種經濟適用的方法。在地下水位高,,軟土層厚小于5m的公路軟基段、橋梁墩臺基礎,以及涵洞、擋土墻基礎處理中常常采用松木樁處理,以提高地基承載力到達設計要求。

  3、松木樁擋土墻地基處理設計

  3.1承載力計算

  根據地質剖面,擋墻設計段落第三層為殘積性粉質粘土,根據土工實驗承載力為120kPa,又擋墻基礎至該層約為3m,持力層埋深較淺,故采用端承樁進行設計計算,松木樁的單樁承載力按下式計算:

  Pa=ψα[σ] A

  式中:Pa——單樁承載力;

  Ψ——縱向彎曲系數,與樁間土質有關,一般可取1;

  a——樁材料的應力折減系數,木樁取0.5;

  [σ]——樁材料的容許壓力,kPa.

  根據擋土墻計算結果,擋土墻高3~3.5m,擋土墻基礎基底應力最大為124kN,當以松木為材料,取樁直徑為15cm時,[σ]為2773.4kPa,算得單樁承載力:Pa=24……5kN/根,則每平方米所需樁數為n=5.06根/m2,取整為5根/m2.

  3.2松木樁平面及擋墻立面布置

  樁孔的布置應盡量減少未擠密的空白面積,因此樁孔宜按等邊三角線排列,形成梅花形布置,經計算取樁間距0.5m可滿足承載力要求。

責任編輯:cj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