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法律責任
一、土地法律責任的概念
土地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而必須承擔的責任。承擔土地法律責任的前提是行為人具有土地違法行為。所謂土地違法行為,是指有社會危害性的、有過錯的不合法行為。不履行法定義務,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濫用權利都可以構成違法。土地違法行為具有如下特點:
。1)構成土地違法的只能是行為,即作為或不作為。
。2)土地違法行為是有過錯的不合法的行為。所謂不合法的行為是從行為的外部特征看違背土地管理法律規(guī)定的行為(作為、不作為)。所謂有過錯是指行為人有故意或過失,是從行為的內在方面考察行為的。
(3)行為的違法性是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法律表現(xiàn)。
二、土地違法行為的構成
土地違法行為的構成是指引起法律后果所必備的法律事實系統(tǒng),是一種特殊的事實構成。只有具備這一事實系統(tǒng)的全部事實 (要件),才能構成違法。這些事實(要件)是:
1.違法行為的客體
土地違法的客體是土地管理法所保護的土地資源。
2.土地違法行為的客觀方面
這是指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的,與土地法律要求不相符的意志行為(包括作為與不作為)。要確定土地違法的客觀方面,還必須查明行為與造成結果之間的聯(lián)系。
3.土地違法行為的主體
土地違法行為的主體,是指實施了土地違法行為的個人或組織,包括自然人、法人、社會組織、國家機關及其公之人員。
4.土地違法行為的主觀方面
土地違法行為的主觀方面是指土地違法行為的主體,必須在行為上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所謂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給社會造成危害的結果。并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 發(fā)生。所謂過失,是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土地關系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jīng)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危害結果的。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要求的行為,如果只有在客觀上造成損害而無主觀上的過錯,一般不認為是違法。但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例題:土地違法行為的構成要件有:
a. 土地違法行為的主體
b. 違法行為的客體
c土地違法行為的主觀方面。
d. 土地違法行為的客觀方面
三、土地違法行為的種類
(一)行政違法行為
。ǘ┟袷逻`法行為
。ㄈ┓缸
。ㄋ模┩恋胤韶熑蔚姆N類
依據(jù)現(xiàn)行《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可以將土地違法行為分為土地行政違法行為、土地民事違法行為和土地刑事違法行為三種,相應的土地法律責任可分為土地行政法律責任、土地民事法律責任和土地刑事法律責任三種。
1.土地行政法律責任
土地行政法律責任是指由于違反土地行政法律規(guī)范或不履行土地行政法律義務而依法對土地行政法律主體追究行政責任的法律后果。其特征如下:
。1)土地違法行為主要是指違反《土地管理法》及有關土地方面的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對土地違法行為的判斷一定要嚴格依據(jù)法律、法規(guī)及規(guī)章的規(guī)定。土地違法行為有作為與不作為兩種情況,如用地單位或個人未經(jīng)批準而占地行為屬于作為的土地違法行為,土地管理部門依法應為而不為的行為屬于不作為的土地違法行為。
。2)土地違法行為的行政責任由土地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來承擔,由土地行政主管機關決定。土地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包括土地行政主管機關(包括其公務員)和土地管理相對方。土地行政主管機關依法主要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
。3)追究土地違法者行政責任的目的主要在于懲戒違法人,教育其它人。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