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7 15:03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摘要:今天,組織的內外環(huán)境不斷變化,組織的管理工作愈加復雜,管理者越來越重視團隊溝通在組織管理中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團隊溝通中存在的諸多方面的障礙,并就如何克服這些障礙,提出相應的對策及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團隊溝通;溝通障礙;對策
一、溝通與團隊溝通
溝通(Communication)是信息的交流。無論是何種形式的信息交流,都服從信息傳播的一般規(guī)律,溝通最基本的要素是:信息發(fā)出者、信息、訊道、信息接受者。信息發(fā)出者是信息溝通的主體,是有目的的信息傳播者。信息是溝通的內容,表達溝通主體的觀念、需要、意愿、消息等。訊道,即信息傳遞的路途,信息必須載于通道才能存在,聲、光、電、動物、人、報紙、書籍、電影、電視等信息傳遞的媒介。信息接受者接到信息后,經譯碼才能達到目的。所謂譯碼是依據(jù)過去的經驗對信息的解釋。
在管理的全過程中,溝通是不可或缺。無論計劃、組織、決策、領導、監(jiān)督、協(xié)調等管理職能,都須以有效的溝通作為前提。團隊溝通是隨著團隊這一組織結構的誕生而應運而生。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許多管理學者就開始研究團隊溝通。對團隊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威廉大內。在《Z理論》一書中,作者對“日本式”團隊運作模式作了大量研究,并提出許多精辟的觀點。大內強調了團隊精神對于日本企業(yè)成功的貢獻,尤其是人際溝通技能。其后,阿爾欽和德姆塞茨提出了團隊生產理論。他們認為現(xiàn)代化的生產是各種生產要素投入的合作,任何成員的行為都將影響組織整體的生產效率,團隊成員間有效的溝通對于提高企業(yè)的生產效率尤為重要,有助于防止團隊成員消極怠工、缺勤和離職行為的產生。
信息時代,組織方式和組織活動不斷改變,團隊工作方式被越來越多的組織所接受,各類組織活動將更多地依賴說服教育,而非強制命令。團隊溝通基于團隊成員之間共享信息、交流情感、協(xié)調行動、解決問題,有助于提升團隊績效、實現(xiàn)組織目標。
二、影響團隊有效溝通的障礙分析
在任何溝通系統(tǒng)中,都存在溝通的障礙。其中,認知和任務因素、人際溝通因素、態(tài)度與個性因素和跨文化因素是溝通研究中特別受人關注的影響因素。
1、認知因素
人的認知因素直接影響溝通的效果。在溝通過程中,需要對信息進行“譯碼”。這時,以及發(fā)送者對于接收者或“聽眾”敏感性,對溝通效果有顯著影響。人們的背景、經歷、價值取向等也會影響對于信息的解釋。
首先,語言的表達和理解的障礙。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最重要的工具。但語言不是思想,而是表達思想的符號系統(tǒng)。人的語言修養(yǎng)不同,同一思想有的人能表達清楚,有的人則表達不清楚。如果一個領導者不能清理地傳達上級決策的內容和要求,下屬聽了以后模糊不清,自然會影響溝通效率。另一方面,聽眾不能正確地理解上級的意圖和精神,也會造成溝通上的障礙。誤解和曲解上級領導者的意圖常是造成這種溝通障礙的原因。誤解可能是信息發(fā)出者表達不清,也可能是信息接受者聽錯了、理解錯了。曲解可能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模糊不清了,或者有意無意的斷章取義,使原來的意義變形。
其次,人們的判斷和思維能力對于溝通信息的編碼與解碼具有很大的影響,由于同樣詞語對于不同人員可能具有不同的“語義”,因而對“同樣的語言”容易給予不同的信息加工或在編碼與解碼之間不兼容,從而造成溝通偏差。
第三,知識經驗水平的限制。當發(fā)送者與接受者在知識經驗水平上相距太大時,有些在發(fā)送者看來很簡單的內容,接受者卻由于知識經驗、水平太低而理解不了。因為雙方沒有“共同的經驗區(qū)”,接受者不能理解發(fā)送者的信息含義,所以無法溝通信息。第三,各人的參照框架會有較大的差異,處于第一線的員工、主管等具有不同于中高層經理的參照框架,因而產生內隱性的溝通歪曲和偏差。
第四,知覺的選擇性障礙。人們在溝通中傾向于表現(xiàn)出某種“選擇性傾聽”,以至于阻礙新的似乎有所沖突性的信息加工,并且在上行溝通中起到“過濾”的作用,例如,下屬對上級保留不利信息。各級員工不同的選擇性注意和知覺水平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溝通者對于信息的選擇、篩選、搜尋、加工和反饋,也會由于經驗不同,對于相同溝通信息作出不同的解釋。過濾是組織溝通中常見的由于傳遞不良、信息弱化等帶來的問題。知覺的選擇性既受客觀因素的影響,也受主觀因素的影響?陀^因素是組成信息的各部分的強度不同,對受訊人的價值大小不同,使有些部分比較容易引人注意,為人們所接受,另外部分則為人們所擯棄。主觀因素是個性特征、興趣、需要、動機、態(tài)度、價值觀及個人的身份意識等,它們使人們在不知不覺、有意無意之中產生知覺的選擇性。
2、值取向因素
在任何溝通情景中,人們的興趣、價值觀取向會對信息的價值判斷產生影響,即是在完整接受溝通信息之前賦予信息一定的價值。這一傾向主要受各人經歷和信息評價的影響。同時,信息源的可信性知覺也是溝通中十分重要的因素。接受者的信息源可信度知覺會直接影響其觀點和行動。例如、下屬對于來自經理的信息會受到他們對經理的評價,特別是他們與經理的相處經歷的影響。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