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专区,日韩午夜电影在线观看,日韩电影在线看,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黄网站在线播放视频免费观看,美女脱裤子屁屁网站

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報錯頁面_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您訪問的頁面已經(jīng)離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頁或者返回首頁
9秒后跳轉到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首頁
 > 正文

日本造園歷史漫談之古代園林

2010-03-25 08:48    【  【打印】【我要糾錯】

  日本與中國的關系始于漢代,日本古代女皇卑彌呼派遣使者于漢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入漢稱臣,中日關系史話從此開始,這些歷史詳載于中國的史書之中。

  日本歷史分成古代、中世、近世和現(xiàn)代四個時代,每個時代又分成若干朝代。園林歷史階段亦據(jù)此而分成古代園林、中世園林、近世園林和現(xiàn)代園林四個階段。古代園林指大和時代、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的園林(日本國都經(jīng)常搬遷,每個朝代都是以國都所在地命名,如奈良時代的京城在奈良),中世園林指鐮倉時代、室町時代和南北朝的園林,近世園林指桃山時代和江戶時代的園林,現(xiàn)代園林指的是明治時代以后的園林,包括明治、大正、昭和及大成時代的園林。

  從總體上看,日本園林源于中國,從漢末開始,日本不斷向中國派出漢使,從漢末到平安時期宇多天皇寬平六年(公元894年),期間655年全方位學習中國文化。平安時代后期,停止派出漢使,以后又有恢復,但大不如前,日本人開始把中國文化進行日本化(也稱和化)。隨著航海技術的提高,民間來往增加,以及中國學者藝人的東渡,日本造園技術又進一步提高。

  古代園林

  一、大和時代園林(公元300年至公元592年)

  按中國《史記》記載,日本遠古時代(約公元一世紀)曾有一百多個小國家,東漢公元57年,日本派使者向東漢王朝稱臣,東漢光武帝賜之以“漢倭奴國王”金印,此印至今仍存。至公元三世紀,其中之一的大和民族在廣袤的大和平原上興起,經(jīng)過多年征戰(zhàn),在公元五世紀,終于統(tǒng)一了日本,建立大和國。大和國亦不斷向中國派出使者,向中國學習文化,其中園林藝術就是一項。日本最早的史書《古事記》成書于公元712年,它與公元720年成書的《日本書記》都提到了皇家園林情況,雖然細節(jié)不清,但亦可追到一絲蹤跡,如掖上池心宮、磯城瑞籬宮、泊瀨列城宮等。

  掖上池心宮是孝照天皇(傳說公元三至四世紀天皇)的皇宮,宮內有園池。磯城瑞籬宮是崇神天皇(傳說公元二至三世紀天皇)皇宮,宮內有籬笆。泊瀨列城宮是武烈天皇(年代未知)的皇宮,內有洲島。這些皇家園林特點是宮館環(huán)池、環(huán)墻或環(huán)籬,苑內更有池、泉、游、島及各種動植物。穿池起苑,池內放養(yǎng)鯉魚,苑內奔走禽獸,天皇在園內走狗試馬,遠足田獵。史記履中三年(公元403年)條下載:“天皇在余盤市的磯池中,造兩只游船,攜皇后妃子,浮泛其中。”顯宗元年(公元485年)條下載:“舉行曲水宴。”曲水宴指的是仿中國園林中在每天春天三月三上巳日舉行文人會集的游園活動,所有人環(huán)立于曲水之側,待上游流下酒杯時作詩一首,否則罰酒一杯。武烈八年(公元506年)條載:“皇居內穿鑿水池,構筑苑園,飼養(yǎng)禽獸。”

  從類型上看,大和時代正值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代(公元220年至581年),故園林在帶有中國殷商時代苑囿特點的同時,也帶有該期的自然山水園風格,屬于池泉山水園系列,而且園中有游船,表明日本園林一開始就與舟游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源流上看,日本園林一開始就很發(fā)達,并未經(jīng)過象中國那樣長久的苑囿階段,而且園中活動也很豐富和時髦,進一步表明了日本園林源于中國的史實。從技術上看,當時園林就有池、磯,而且是純游賞性的,可謂技術先進。從活動上看,曲水宴的舉行和欣賞皆是文人雅士所為,顯出當時上層階級的文化層次之高足以達到審美的境界。

  二、飛鳥時代園林(公元593年至公元710年)

  飛鳥時代國都定于飛鳥地區(qū),歷時117年,是以推古朝為中心的時代,欽明大王之女推古天皇即位后,圣德太子攝政,總攬一切事務,開始推行改革,定冠位十二階,制《憲法十七條》,對隋實行平等外交,派遣隋使和留學生,傳入佛教,雖然物部、大伴和蘇我三氏矛盾加劇,但氏姓制、國造制、部民制,以及以皇室為中心的統(tǒng)治體制逐漸得到確立和鞏固。

  此期園林亦屬于池泉山水園系列,所有古園今已不存,但是,園林史料還是清楚地記載了這一時代的園林,有藤原宮內庭、飛鳥島宮庭園、小墾宮庭園、蘇我氏宅園等。

  推古三十四年(公元612年)條下載:“百濟國(現(xiàn)南朝鮮)的歸化人(指到日本謀生的人)路子工(也叫芝蓍麻呂),在皇宮之南構筑須彌山和吳橋。”百濟的造園技術也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日本皇家園林也借助百濟園匠。須彌山原是佛教經(jīng)典中的山,佛教于欽明十三年(公元552年)傳入日本,時百濟王遣使送金銅佛像、經(jīng)論和幡蓋等物給欽明天皇,當時把持朝政的有:兵部的大伴氏、刑部的物部氏、祭禮的中臣氏和財物外交的蘇我氏,其中蘇我馬子極力引進佛教,其它人極力反對,最后,推古朝攝政王圣德太子折中兩派,只準蘇我氏把佛教作為個人信仰。蘇我氏拜領佛物之后,舍宅為寺,再后來,蘇我馬子因輔佐圣德太子推行改革有功而得勢,崇佛派取得勝利,由此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建佛寺、修佛塔、度僧尼、行法會。

  《日本書記》中四次提到須彌山,齊明三年(公元657年)條下載:“飛鳥寺西面建造須彌山像。”齊明五年(公元659年)條下載:“甘橿山東的河邊建造須彌山。”齊明六年(公元660年)條下載:“在池邊石上建造須彌山,其高度如廟里的塔那么高大。”上述的須彌山是在飛鳥川東面,在1936年的考古中發(fā)掘出一個高2.4m的須彌山石像,分上中下三段,下段有兩上吸水孔,中段周圍有五個噴水孔,石像邊還有石組鋪地。吳橋是指中國江蘇一帶的橋,可見,日本古代園林與東吳一帶的園林還有密切的關系。園中有池、島、山、橋,池泉園風格明顯。

  齊明天皇(594-661年,655至661年在位)不僅建宮庭內苑,還建遠郊離宮,他在吉野川邊建成吉野離宮,齊明二年(公元656年)條下載:“吉野離宮建成。”天智天皇(公元626至671年,公元662年至671年在位)在滋賀縣近江建造大津宮,臨水筑濱樓,遠眺琵琶湖。天武天皇(?-686年,672年至685年在位)還在京城以外的郊野建離宮,如在京都府山城甕原、滋賀縣近江紫香樂、大阪的攝津難波、和歌山縣的紀州玉溲島、奈良的高園山等地分別構筑了河之家、海之家、湖之家和山之家,皆以家為園名,以河、海、湖、山等自然山水為特色,其中水景為多。稱德天皇的別莊則與西大寺一起敕建,兩者比鄰。

  推古三十四年(公元626年)條下載:“蘇我馬子死,飛鳥川邊蘇我家南庭中有水池和小島,時人稱蘇我馬子為島大臣。”這是日本園林史上的第一個私家園林,園林依舊是池泉園,蘇我馬子當時擁有財政大權,又得圣德太子寵愛,其宅園之盛可想而知。

  天武十年(公元682年)條下載:“橘島宮的苑池中放養(yǎng)著周防國敬獻的赤龜”,從此可見,天武天皇晚年所建的皇家內苑,壽龜始作為靈物在園林中開始走上園林舞臺,島上種橘也是宮苑的特色,并以此命名。朱鳥八年(公元694年),國都遷到藤原,命名為藤原京,和銅三年(公元710年),國都遷至平城京,結束了飛鳥時代。

  昭和時代的三個考古發(fā)掘亦不斷證實飛鳥時代的園林概況。昭和十年(1936年)和昭和四十六年(1972年)兩度發(fā)掘了藤原宮及內庭,發(fā)現(xiàn)在太極殿東有東殿,東殿東西向,南北接以回廊,殿東園林區(qū)域,園中有一池一屋。池為曲折形水池,南北約65米,東西約40米,最狹處為15米,池邊采用洲浜緩坡入水的形式,這是中國園林所沒有的,就此也證明了,日本在飛鳥時代就開始模仿本國景觀,不知不覺走向個性化道路。池南的建筑東西長南北窄,南北向,稱為濱臺或濱樓,是平安時代釣殿的始祖。昭和四十八年(公元1974年),考古學家在奈良的橿原地區(qū)明日香村石舞臺北面發(fā)掘了飛鳥時代飛鳥島上的皇宮庭園遺址,園中有一個邊長為15米和35米的長方形水池,池底鋪以30厘米的鵝卵石,池壁用稍大河石砌成,北岸中部有直徑30厘米,長約八米的木管,管上蓋15厘米的蓋板,水管從南面高地上引水入池,由此可見當初的給排水工程。次年在明日香村還發(fā)掘了小墾田宮苑遺址,園區(qū)位于宮殿的南面約20米的地方,園中有一個不規(guī)則園形水池,池西南有一條S形曲溝,池底和溝底鋪卵石較小,池壁砌卵石較大,從中可見曲水流觴的往日情景。

  從造園水平上看,此期造園遠勝于大和時代。從技術源流上看,來源于中國經(jīng)朝鮮傳入。從內容依舊是以池為中心,增設島嶼、橋梁建筑,環(huán)池的濱樓是借景之所,也是池泉園的標志之一。從文化上看,在池中設島,與《懷風藻》中所述的蓬萊神山是一致的,表明園林景觀受到中國神仙思想的影響已在園林中表現(xiàn);還有,在水邊建造佛寺及須彌山都表明佛教開始滲透園林。從類型上看,不僅皇家有園林,私家園林也出現(xiàn);不僅在城內有園林,在城外的離宮之制亦初見端倪。從傳承上看,池泉式和曲水流觴與前朝一脈相承。從手法上看,該時代還首創(chuàng)了洲浜的做法,成為后世的宗祖。另外,動植物的橘子和靈龜都因其吉祥和長壽而登堂入室。

  三、奈良時代園林(公元711年至794年)

  奈良時代定都于奈良的平城京,該朝歷時不過84年,后十年遷都長岡京,相當于中國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到唐德宗李適貞元十年,歷元明(女)、元正(女)、圣武、孝謙(女)、淳仁、稱德、光仁和桓武八帝。雖然貴族內部不斷發(fā)生政治斗爭,班田收授法收效甚微,但大化改新和班田制的實行標志著日本進入封建社會。在外交上加強對唐關系,不斷派出遣唐使,在唐文化影響下,《古事記》、《日本書記》、《懷風藻》和《萬葉集》等最古的一批史籍出現(xiàn)。此期日本全面吸取中國文化,整個平城京就是仿照當時中國的首都長安而建,史載園林有平城宮南苑、西池宮、松林苑、鳥池塘和城北苑等,另外還有平城京以外的郊野離宮,如稱德天皇(718-770年)在西大寺后院的離宮。城外私家園林還有橘諸兄(684-757年)的井手別業(yè)、長屋王(684-729年)的佐保殿和藤原豐成的紫香別業(yè)等。不過,這些往日庭園皆成過眼煙云,埋入歷史的塵土之中。

  稱德天皇是個女皇,是圣武天皇的次女,母親光明皇后,幼名阿倍和高野姬尊,學漢學于吉備真?zhèn)洌?49-758年和764-770年兩度臨朝,初次即位尊為孝謙天皇,為東大寺大佛開光,讓位于大炊王淳仁天皇,后迫令淳仁天皇退位而重祚,尊為稱德天皇。他在位時乘敕建西大寺之時,在其比鄰之地建她的離宮,供其閑適時與道鏡和尚偷情。

  長屋王是天武天皇的孫子,高市皇子的長子,母為天智天皇之女御名部皇女,721年藤原不比等死后充任右大臣,724年,圣武天皇即位后改任左大臣,成為對抗藤原氏的勢力,在其輝煌之時,建造佐保殿,內有庭園,繁榮一時。729年被人告密,邸宅被圍,奉天皇命偕妻自殺于宅中,佐保殿淪為他人之手。

  橘諸兄是美努王之子,母縣犬養(yǎng)橘三千代,光明皇后的異父兄,初名葛城王,736年改籍臣下,遂名橘宿禰諸兄,翌年,由于藤原不比等的四個兒子相繼病死,諸兄遂經(jīng)大納言、右大臣,晉至左大臣,與留唐歸來的玄昉、吉備真?zhèn)浣Y成新興勢力,青云直上,遂擴宅造園,名之井手別業(yè)。但終因升遷過快,根基未穩(wěn)而于藤原廣嗣之亂、恭仁京經(jīng)營失敗以及營建大佛困難等問題而遭藤原仲麻呂挾制而一蹶不振。

  藤原豐成是藤原氏的成員之一,向來在皇宮中得勢,雖幾經(jīng)起伏但勢力很大,他在郊區(qū)建私園紫香別業(yè),是其權力的象征。

  考古發(fā)掘的平城宮東院庭園和平城京內幾處庭園讓人們更加詳細地了解了奈良時代不到百年的皇家園林做為和所達到的成就。昭和五十年(1976年)發(fā)掘的平城京左京三條二坊4 200平方米,結果發(fā)現(xiàn)東西60米南北70米的范圍內為奈良前期到后期時存在的庭園,園北高南低,鑿一條細長曲水,北方從菰川引水,先入一個石組圍成的沉淀池,從木管暗道流出,再經(jīng)300:1的坡度向南流去,曲流平均寬1.5米,最寬處為5米,流長55米,流時約為3分鐘。曲流做法上還是如前朝,池底為小卵石,池壁為大卵石,池中還有種植水生植物的石砌植壇。平城市的另外幾處庭園的考古發(fā)掘,如平城京左京三條一坊四坪庭園,面積東西10米南北5米的園池內有鋪卵石的中島;左京區(qū)一條三坊十五坪和十六坪的庭園有園池,池邊有卵石鋪成的洲浜。

  從造園數(shù)量上看,奈良時代建園超過前朝。從喜好上看,還是熱衷于曲水建制。從做法上看,神山之島和出水洲浜并未改變。從私園上看,朝廷貴族是建園的主力軍。

  四、平安時代園林(794-1185年)

  平安時代是日本偉大的時代,是以平城京(即京都)為都城的時代,歷桓武、嵯峨、仁明、文德、清和、陽成、光孝、宇多、醍醐、村上、一條、后三條、白河、鳥羽、崇德、皇白河、高倉、安德十八位天皇398年,相當于中國唐朝中期、五代、兩宋、遼、金等十個朝代。桓武天皇遷都主要是因為奈良地區(qū)水源缺乏,而京都地區(qū)有加茂川和高野川,水源豐富。

  平安時代按政治形態(tài)可分三個時期,前期(794-967年)律令松懈但正常運行,班田制崩潰,口分田初名田取代,莊園制確立,攝白政體出現(xiàn)(指攝政和關白兩官架空天皇的政體),十世紀天皇恢復親政,兩次派遺唐使,輸入大唐天臺和真言兩宗,輯成《文華秀麗集》(漢詩)、及《續(xù)日本書記》等五部國史,創(chuàng)假名文字,894年,唐朝接近滅亡,唐文化衰弱,根據(jù)菅原道真建議停派遣唐使,此期依舊在吸取唐代文化。中期(968-1068年),攝關政治全盛,但攝關政治的經(jīng)濟基礎莊園-使百姓依附于莊園而生活,終致武裝反抗,武士階層興起。朝廷利用源、平兩家迅速堀起的武士集團平定內亂。此期正值北宋時期,私人貿易發(fā)展顯著,日本依靠自己力量把前幾朝吸收的漢文化轉化為自己的民族文化,佛教與日本神道教融合,文學巨著《源氏物語》問世。后期(1069-1185年)為院政(皇權政體)與平氏政權時期,皇權回歸的同時,武士集團爭權,導致幕府產(chǎn)生和皇權的最終旁落。

  從與大唐關系及文化特征上分前后兩期,平安開朝至廢除遺唐使之制正好一百年,史稱弘仁貞觀時代。弘仁貞觀時期狹義地指弘仁到貞觀之間(810-877年)的68年,在文化史上泛指遷都后一百年的文化形態(tài)。此時由貴族官吏形成宮廷文化,全面吸收中國文化,故又稱為唐風文化。在科教方面有和氣工的弘文館、藤原氏的勸學院、橘氏的學館院、在原氏的獎學院,講授明經(jīng)、紀傳、明法、算學諸項;在文壇有僧正遍昭、在原業(yè)平、文屋康秀、僧喜撰師、小野小町、大友黑主六歌仙;書法有空海、嵯峨天皇和橘子汁逸勢三筆;此外,建筑、工藝、音樂、繪畫、戲劇和舞蹈等都很有特色,但這些都是以唐朝文化為基礎。廢除遣唐使以后近三百年稱國風文化,在繼承本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提煉唐風文化,形成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假名的產(chǎn)生,“國文學”的繁榮,出現(xiàn)《古今集》、《伊勢物語》、《竹取物語》、《宇津保物語》、《落漥物語》、《源氏物語》、《土佐日記》、《紫式部日記》、《枕草子》等著作;凈土教發(fā)達;美術、建筑、園林、雕刻和繪畫的民族化。如果說奈良時代是吸取盛唐文化的話,弘仁時期就是吸取晚唐文化,藤原時期就自身民族文化形成的日本化。

  與奈良時代園林盡毀不同的是,平安時代的園林還有部分遺存,如城內的神泉苑、冷然苑、淳和院、朱雀院及城外的嵯峨院、云林院等。最著名的就是神泉苑,它是平安時期第一代天皇桓武天皇建造的宮苑,雖然園林已毀,但從“田中家藏古指圖寫”和現(xiàn)存考古資料上可清楚地見到園林的格局。首先,從命名上看,以神泉為名,表明是池泉園的規(guī)制。泉水從東北高處流向西南低處的園池,池中設島,方廣133米和183米,中軸明顯,池北正中面南為乾臨閣,兩側有曲廊接兩閣,廊南折在端部終于臨水的釣殿。神泉苑面積很大,東西2町(1町為40丈見方),南北4町。平安第二代天皇嵯峨天皇的離宮嵯峨院,園中除了大澤池仿中國洞庭湖外,還有日本化的瀑布石組,名古曾瀧。

  在模仿皇家園林的過程中,在國風時代創(chuàng)造了私家園林的寢殿造園林。國風時期的人物代表是藤原氏,從藤原良房(804-872年)開始,以外戚出任攝關職成為藤原氏專權起點,一直到江戶時代近千年世襲攝關兩職。平安中后期達到鼎盛,故常把這一時期又稱為藤原時期。藤原氏各家多筑有私家園林,如東三條殿、堀河殿、土御門殿及高陽院等。而寢殿造園林則主要是藤原氏一族的宅邸庭園。從面積上看,私家園林比皇家園林小,大多為1町見方,大者為東西1町,南北2町,如東三條殿、堀河殿和土御門殿,高陽院為最大者,達2町見方。

  寢殿造園林形式依舊是中軸式,軸線方向為南北向。園中設大池,池中設中島,島南北用橋通,池北有廣庭,廣庭之北為園林主體建筑寢殿,寢殿平面形式與唐風時期不同,不再是左右對稱,而是較自由的非對稱,池南為堆山,引水分兩路,一路從廊下過,一路從假山中形成瀑布流入池中,池岸點綴石組,園中植梅、松、楓和柳等植物,園游以舟游為主。平安中期公卿藤原兼家(929-990年)的東三條殿始創(chuàng)于平安前期,焚后于藤原時代再建,重建后打破原來對稱格局,中心建筑寢殿一側衰退,重心偏移,形成非對稱配置方式。與其同時期建造的堀河殿與東三條殿格局相似,而土御門殿則是藤原兼家五子,平安中期公卿和攝政藤原道長(966-1027年)建造的宅園,其寢殿左右東西對屋皆存,顯然為早期寢殿造格局。

  高陽院是藤原道長的兒子藤原賴通(990-1074年)的宅邸,占地2町見方,其規(guī)模和形態(tài)可從至今留存的古繪卷〈駒競行幸繪卷)中略見一斑!礃s華物語〉載:“寢殿之北南西東皆有池,中島建釣殿”,又東西北三對屋皆備,庭園內景點豐富,《高陽院水閣歌合》道:“棹影穿波著南洲,階下異草雜樹,奇巖怪石,千名萬形,不可見(此字左為爾字旁)縷。”1039年的一場大火把高陽院燒毀,藤原賴通再建時園林格局大體相同,只是建筑的東對屋消失,表現(xiàn)出后期的成熟形式。《春記》說:“其廣不異巨海歟……造營無極見,壯麗不啻金玉”,“其費以千萬可數(shù),天下亡弊只在此事歟。”

  在佛教進一步鞏固地位的過程中,末期(12世紀70年代)源空開創(chuàng)凈土宗,提倡專念阿彌陀佛,死后可升往西方極樂凈土世界。佛家按寢殿造園林格局演化為凈土園林,流行于寺院園林之中。當然凈土園林的來源也有說是源于凈土變的院前池沼的佛畫,不管如何,它還是與寢殿造園林有十分相象的格局,只不過把寢殿改為金堂而已。許多舍宅為寺的寺園和皇家敕建或貴族捐建的寺院大多體現(xiàn)了凈土園林特點。園林格局依舊是中軸式、中池式和中島式,但建筑的對稱性明顯保留下來。軸線上從南至北依次是大門、橋、水池、橋、島、橋、金堂和三尊石(指仿佛教的三座菩薩的石組)。為與宗教儀式相結合,園林與戒壇結合,用植栽、木牌、垣墻、地形、地物、道路或帷幕把道佛界和俗界分開,石組布局用三尊佛教菩薩作為像征物。

  平安時代的現(xiàn)存園林大多以寺院園要形式保存下來,如藤原時期的凈土園林的作品有藤原道長的法成寺庭園、藤原賴通的平等院庭園、白河院的六勝寺園、鳥羽院的安樂壽院、勝光明院、待賢門院的法金剛院、藤原基衡的毛越寺庭園、藤原秀衡的無量光院、藤原基衡夫人的觀自在院、藤原成衡夫人(德尼)的白水阿彌陀堂、一乘院惠信的凈琉璃寺庭園、藤原忠通的法性寺殿庭園、后白河院的法住寺殿庭園等,另外,還有仿觀自在王院和平等院的無量光院(平泉)、法金剛院(京都)、凈琉璃寺(奈良)、園成寺(奈良)等。其中以法成寺、法勝寺和平等院最為典型。法成寺用圍墻圍成佛界,中軸明顯,用四周回廊圍合中心水池,水池中設中島,金堂在北,左右對稱。法勝寺三面圍墻,一面溝壑,中軸明顯,水池偏心,但中島居中,上設九重塔,金堂出兩廡,左右對稱,水池曲折向東北,池邊建釣殿。平等院則中軸很弱,前池不規(guī)則,名阿池(即阿彌陀佛池),中間建中島,上面建左右對稱,平面如鳳凰展翅的的鳳凰堂(又名阿彌陀堂),以應鳳凰涅槃的佛語。

  從審美意趣上看,漢文學應是原動力和最高標準,其中以白居易的詩文最受歡迎,《白氏文集》在平安初期傳入日本,一時洛陽紙貴,上層階級人人能誦。白居易的《池上篇》及序對園林的影響不僅在格局上,更重要的是在審美上。京城內被稱為“池亭”的庭園及為其作的序《池亭記》皆原于《池上篇》:“予六條以北,初卜荒地,筑四垣,開一門……地方都廬十有余畝,就隆為小山,遇洼穿小池。池西置小堂、安彌陀,池東開小閣、納書籍,池北起低屋、著妻子。凡屋舍十之四,池水九之三,菜園八之二,芹田七之一。其外綠松島、白沙汀,紅鯉白鷺,小橋小船,平生所好,盡在其中……”

  總之,平安時代的園林總體上是受唐文化影響十分深刻,中軸、對稱、中池、中島等概念都是唐代皇家園林的特征,在平安初的唐風時期表現(xiàn)更為明顯,在平安中后的國風時期表現(xiàn)更弱,主要變化就是軸線的漸弱,不對稱地布局建筑,自由地伸展水池平面。所以說,由唐風庭園發(fā)展為寢殿造庭園和凈土庭園是平安時代的最大特征。當然,平安時代后期(十一世紀)出現(xiàn)的世界上第一部造園書籍《作庭記》,作者橘俊綱(1028-1094年)是藤原賴通的兒子,在其父復建高陽院(1040年)時才十四歲,但他跟隨其父左右,出入造園現(xiàn)場,把對寢殿造庭園的親身體驗寫成造園法典,影響后世。

延伸閱讀:園林 古代 造園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