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地租是以資本主義土地私有制為前提的,是土地所有者憑借土地所有權不勞而獲的收入,其特點在于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馬克思從土地所有制入手,對地租進行了分析,指出,無論地租的性質、內容和形式有何不同,都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xiàn)。馬克思還對地租產生的原因和條件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據(jù)地租產生的原因和條件,馬克思把地租分為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指出這是資本主義地租的兩種基本形式。此外,還有壟斷地租、礦山地租、建筑地段地租等形式。
。ㄒ唬┘壊畹刈
1.級差地租的含義及其產生的條件與原因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級差地租是經營較優(yōu)土地的農業(yè)資本家所獲得的,并最終歸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額利潤。級差地租來源于農業(yè)工人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即超額利潤,它不過是由農業(yè)資本家手中轉到地所有者手中了。
形成級差地租的條件有三種:①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別;②土地位置的差別;③在同一地塊上連續(xù)投資產生的勞動生產率的差別。馬克思按級差地租形成的條件不同,將級差地租分為兩種形式:級差地租第一形態(tài)(即級差地租1)和級差地租第二形態(tài)(即級差地租Ⅱ)。級差地租工,是指農業(yè)工人因利用肥沃程度和位置較好的土地所創(chuàng)造的超額利潤而轉化為地租(即由前兩個條件產生)級差地租Ⅱ,是指對同一地塊上的連續(xù)追加投資,由各次投資的生產率不同而產生的超額利潤轉化為地租。
2.級差地租I和級差地租Ⅱ的關系
級差地租I和級差地租Ⅱ雖各有不同的產生條件,但二者的實質是一樣的,它們都是由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低于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所產生的超額利潤轉化而成。級差地租工是級差地租Ⅱ的前提、基礎和出發(fā)點。
(二)絕對地租
絕對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憑借土地所有權壟斷所取得的地租。絕對地租既不是農業(yè)產品的社會生產價格與其個別生產價格之差,也不是各級土地與劣等土地之間社會生產價格之差,而是個別農業(yè)部門產品價值與生產價格之差。因此,農業(yè)資本有機構成低于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是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而土地所有權的壟斷才是絕對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絕對地租的實質和來源是農業(yè)工人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
上一篇:地租的產生與發(fā)展
下一篇: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地租理論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