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工藝工法 > 房建工程 > 正文
2014-04-28 11:38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筒中筒結構由心腹筒、框筒及桁架筒組合,一般心腹筒在內,框筒或桁架筒在外,由內外筒共同抵抗水平力作用。由剪力墻圍成的筒體稱為實腹筒,在實腹筒墻體上開有規(guī)則排列的窗洞形成的開孔筒體稱為框筒;筒體四壁由豎桿和斜桿形成的桁架組成則稱為桁架筒。
結構體系是指結構抵抗外部作用的構件組成方式。在高層建筑中,抵抗水平力是設計的主要矛盾,因此抗側力結構體系的確定和設計成為結構設計的關鍵問題。高層建筑中基本的抗側力單元是框架、剪力墻、實腹筒(又稱井筒)、框筒及支撐由這幾種單元可以組成多種結構體系。
1.框架結構體系。由梁、柱構件組成的結構稱為框架。整幢結構都由梁、柱組成就稱為框架結構體系(或稱純框架結構)。
2.剪力墻結構體系。利用建筑物墻體作為承受豎向荷載和抵抗水平荷載的結構,稱為剪力墻結構體系。
3.框架-剪力墻結構(框架-筒體結構)體系。在框架結構中,設置部分剪力墻,使框架和剪力墻兩者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共同抵抗水平荷載,這就是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如果把剪力墻布置成筒體,可稱為框架-筒體結構體系。
4.多筒體系——成束筒及巨型框架結構。由兩個以上框筒或其他筒體排列成束狀,稱為成束筒。巨形框架是利用筒體作為柱子,在各筒體之間每隔數層用巨型梁相連,這樣的筒體和巨型梁即形成巨型框架。這種多筒結構可更充分發(fā)揮結構空向作用,其剛度和強度都有很大提高,可建造層數更多、高度更高的高層建筑。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