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施工組織 > 園林景觀 > 正文
2016-09-11 13:45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在中國園林水景的設計中,人們常模擬大自然的江、河、湖、海、潭、溪、泉等形式各異的水體,并將其濃縮于園林中,使之成為可親可近、可欣是賞的水景。靜水是構成園林水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在傳統(tǒng)園林中,無論皇家苑囿的滄浪湖泊,還是民間私園的一池一泓,都是以靜態(tài)水體與建筑、山石、花草樹木互為映借,通過襯托、對比、滲透、延伸、光影、分隔、貫通等理水手法,把自然界的湖光山色融入人工創(chuàng)造,使水景空間再現(xiàn)自然風貌。
北京頤和園昆明湖、承德避暑山莊對寬闊的湖面多設置堤、島、洲、橋等來劃分水面,以增加水景空間的層次與景深;又如蘇州網師園水體的聚分開和與岸石及周圍環(huán)境,組成豐富的形態(tài)與勢態(tài)的對比,使水景空間呈現(xiàn)人為水美、天然之意趣;還有杭州西湖郭莊以水體為全院的布局中心,并以建筑回廊包圍,池水之上,光影漂浮。
傳統(tǒng)文化給水景增添無窮的運用空間,在亭內的地面石板上,鑿成彎曲的流水槽,然后引入泉水或山水從石槽中流過。主持者將酒杯從上流浮而下,這時人們便作賦游戲,故曰流杯亭。在后來的綺春園、乾隆花園、中南海、潭柘寺等都有流杯亭。安徽滁州意在亭之曲水流觴,仿紹興古蘭亭所建。在杭州西湖構成了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曲院風荷、蘇堤春曉、三潭印月、花港觀魚等水景。
清代的私家園林則形成了江南、北方、嶺南三大地方風格。江南水源豐富,幾乎無園不水,理水方式以精巧取勝、小而曲折、小而豐富,并利用小島、石磯、小橋、駁岸、水口的處理,結合山石創(chuàng)造各式各樣的水態(tài)與水景。北方水源缺乏,一般按宅園大小相應地設置比較簡單而自然的水池。嶺南多以小型疊山或石峰特置與水面相結合,組成水石庭和水局,使之多種多樣。
清代的皇家園林中,如圓明園、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不少景點都取意于江南。著名的避暑山莊是自然山水園的代表作。山莊湖區(qū)以環(huán)碧、月色江聲、如意洲等島嶼為中心,島間長堤相連,亭臺樓閣掩映,形成洲島錯落,煙波浩渺,那開闊平遠的水景,其意境深邃而含蓄,與圓明園、頤和園那富麗豪華的風格相比,山莊水景則更給人一種樸素親切感,而園林理水也具有獨特的風格。如水心榭之景,其實就是一個控制水位的水工構筑物,使下湖與銀湖保持不同的水位。銀湖水位略低于下湖,但水心榭并不使人感覺到是水閘,而是隱閘成榭的一組跨水亭榭。因此,山莊理水的成功之處,在與設計者將水源流量、水系流動、山麓與湖岸的交換,以及駁岸、水口、水面高低的控制等方面,都從理水造景方面考慮,做到既是景觀之所求,也是調節(jié)水量之所需,達到理水藝術與工程技術完美結合的效果。
圓明園是以水為主題的皇家水景園,圓明園水景的創(chuàng)作即繼承了我國傳統(tǒng)理水的手法,又吸收了西方理水的形式,因而以水成趣。園內水面采取大、中、小相結合,有聚有散;利用洲,島、橋把全國劃分成許多大小不一、又各自獨立的景點;大、中水面給人以尺度的親切感;而眾多的小水面又是水景的近觀小品,并通過河渠將大小水面串聯(lián)成一個完整的水體,形成全國的紐帶。圓明園三園之一的長春園北景區(qū)建有3組大型噴泉、6個西洋建筑及點景小品。噴泉引入西洋水法,景觀令人眩目。這3組噴泉分別是大海棠式噴水池、海晏堂的大噴水池和遠瀛觀大噴泉。形成一個龐大的水景區(qū)。
園林水景中,常以橋、汀步、雕塑、石燈籠、置石以及小品來裝飾水體,相互映襯,可使空間層次豐富,景色自然。橋和汀步是園林水景中必不可少的組景要素。它不僅是路在水中的延伸,還具有聯(lián)系景點、引導游覽路線及增加水景空間層次的作用。橋有平橋、曲橋、拱橋、亭橋和廊橋。汀步是在較淺的靜水區(qū),或淺灘、或淺溪用天然石頭、也可用混凝土仿制蓮葉狀設置的一種橋,并表現(xiàn)出一定的韻律變化,具有自然、生機、活潑之感。
水景的應用不僅要與建筑、建筑小品達到相互協(xié)調,還與水體植物的綠植有關。園林水景常借助水面和岸邊綠色植物的四時色變,帶出空間的不同情調。陽春三月,一株楊柳一株桃,則能反映了杭州西湖白堤與蘇堤那桃紅柳綠的景象,還可種植落羽杉、水杉、池杉、白玉蘭等,水面上睡蓮浮漂,碧荷接天。
總之,水景的應用不但帶給我們豐富傳統(tǒng)水文化,還給我們人們感受到水景給人親切感,柔和感、動靜的與光影的對比感等,總能達到我們所要的意境。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