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施工組織 > 水利水電 > 正文
2016-03-11 14:30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地質勘察資料與工程實際不符,對可能出現的塌方,沒有可靠的預防處理技術措施。一旦遇到軟弱、破碎帶地層,往往措手不及造成塌方。
2.對惡劣的地質條件不夠重視。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往往由于建設資金緊張,對必要的地質勘探工作沒有做到位,缺乏隧洞所在地段的地質和水文地質資料,情況不明,致使水工設計人員進行隧洞設計時,將隧洞軸線選在了不良的地質區(qū)域,沒有避開不良地層,如:飽和粘土、流沙、堆積層,斷裂、褶皺帶,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帶,含有各種不利的軟弱結構的圍巖,以及溶洞、陷穴等地質不良區(qū)域。
3.對設計進行技術論證時,為了節(jié)約工程的投資,尋找最短的隧洞線或者選擇施工難度比較小的地段進行施工,將洞軸線選在地勢底的地方,加大了洞口開挖的深度和洞臉仰坡的高度。同時,對于在施工設置中存在的不良地質和不合理的施工措施沒有給予充分的考慮和關注,必然在施工中存在著塌方的危險因素。
4.對隧洞中不良地段的考慮不仔細和不全面,結構襯砌支護形式和強度不夠,不能有足夠的承載力承載高地應力、山巖壓力等因素,在施工中或者施工完成后襯砌結構物出現裂縫,甚至砌起的墻體受到擠壓破裂。
5.施工中管理不到位,施工的圖紙設計針對性不強,施工中材料和人工的投入與資源配置不合理,整體的技術力量薄弱,施工現場的管理、施工措施不科學。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