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施工組織 > 水利水電 > 正文
2016-03-17 16:38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水庫出現老化嚴重,效益差
在我國許多地區(qū)小型水庫均建在七,八十年代,由于受當時社會經濟條件制約,設計標準較低,大都已到年限,出現老化現象,尤其是北方地區(qū),更為普遍。
2、管理技術落后,工作人員素質較差
水型水庫管理技術水平尚未成熟,部分地區(qū)管理技術相對落后,還沒有實現現代化的管理手段,許多中小型水庫沒有實現計算機自動化管理。水庫管理人員素質相對較低。這就導致水庫管理出現許多問題,當前我國水庫管理技術主要問題有:
(1)部分地區(qū)小型水庫缺乏觀測設備,有的水庫觀測項目不夠齊全,觀測資料也比較混亂,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資料管理機制。
(2)缺乏合理的管理體制,未形成好的規(guī)章制度。
3、運行機制差、管理資金不足
由于管理運行機制不夠完善,所以水庫的經濟效益十分有限,而且經濟方面的權利關系又混淆不清,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管理機制,又缺少其它經濟來源,大多只能是依靠灌區(qū)的水費收入,然而水費收入非常有限,所以導致水庫的管理資金嚴重不足,進而造成水庫老化與水庫管理工作不到位的現象發(fā)生,加之由于薪水問題導致了很多人才流失。有些多沙河流水庫,不進行排沙、減淤,只求攔蓄徑流、蓄水養(yǎng)魚,以求增加收入。這種情況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出現,已經成為水庫管理工作難以處理的問題。
4、工程管理收費難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農村體制、經濟體系變化很大,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職能隨之發(fā)生較大變化。用水對象也由農杓集體單位變成農戶個體,并要依靠收取水費來維持水庫運行管理的維護費用。要向早已習慣于無償供水的農戶們收取水費或是派工對工程進行維護難以成行,再加之水庫管理體制較混亂,個別水庫無人管護,有些水庫設施人為的遭受破壞,這樣導致水庫工程效益難以得到發(fā)揮。
5、交通、通訊難
小型水庫大部分建在山區(qū),而且離交通干線比較遠,又由于當時建庫進庫道路的路面狹窄以及洼坑起伏不平、多彎坡陡。再經過多年的使用,有些水庫的原有道路通車受阻甚至不能通行,既便是通車,如遭遇到陰天下雨,路面濕滑與泥濘,邊坡塌方,車輛通行困難。當前多數小型水庫通訊設施較缺乏。若水庫出現險情,交通與通訊不通暢,就會耽誤搶險時間,后果不堪設想。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