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員考試《土建工程》:巖石礦物特性
礦物是存在于地殼中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其中構成巖石的礦物,稱為造巖礦物。組成地殼的巖石,都是在一定的地質條件下,由一種或幾種礦物自然組合而成的礦物集合體。礦物的成分、性質及其在各種因素影響下的變化,都會對巖石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發(fā)生影響。
目前,已發(fā)現的礦物有3000多種,但造巖礦物僅30余種。由于成分和結構的不同,每種礦物都有自己特有的物理性質,物理性質是鑒別礦物的主要依據。
(1)顏色。顏色是礦物最明顯、最直觀的物理性質。根據成色原因,可分為白色、他色和假色。白色是礦物本身固有的成分、結構所決定的顏色,具有鑒定意義;他色是由于混入物引起的顏色;假色則是由于某種物理光學過程所致。
(2)光澤。光澤是礦物表面的反光能力,用類比方法常分為四個等級: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金剛光澤及玻璃光澤。另外,由于礦物表面不平、內部裂紋等,可形成某種獨特的光澤,如絲絹光澤、油脂光澤、蠟狀光澤、珍珠光澤、土狀光澤等。礦物遭受風化后,光澤強度就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玻璃光澤變?yōu)橛椭鉂傻取?/p>
(3)硬度。硬度是礦物抵抗外力刻劃、壓人或研磨等機械作用的能力。鑒定礦物常用一些礦物互相刻劃來測定其相對硬度,一般分為10個標準等級,如表1.2.1礦物硬度表所列。
在實際工作中常用可刻劃物品來大致測定礦物的相對硬度,如指甲約為2~2.5度,玻璃約為5.5—6度,鋼刀約為6~7度。